這篇文章沉下去很久了, 推上來讓各位網友參考
http://www.interhomeopathy.org/裡面有許多同類療法的醫師投稿, 在每月初定期寄出電子報.
左上角可以用一些英文關鍵字來搜尋, 例如過敏 [
allergy], 頭痛 [
headache]之類的.
另外,各位也可以善用
討論區的搜尋功能, 我想這也是Elsa由部落格改為討論區的用意吧.
而且這裡更方便的是, 只要用中文就可以找到很多常見毛病的心得了.
可惜的是, 很多網友可能認為自己不夠專業, 不敢分享使用後的結果.
以致於9成的回答都是Elsa一個人, 不算是一個較有規模的知識庫.
我想這也情有可原, 畢竟這不是買小吃, 化妝品之類的事情. 自己試來試去搞不好也不知道到底對不對
回到主題, 右邊可供網友輸入郵件位址, 來訂閱這份文件.
內容除了底下有一段文字, 介紹該網站附屬的購物站, 此外不會有廣告.
而購物站內容多是一些書籍, 而不是藥品.
以下是今年四月份的部份內容:
============== 我是分割線 =============
Welcome to the April 2010 issue of Interhomeopathy. We hope you will enjoy this issue
and we invite you to share your reactions to the articles.
Contents:
Editorial, by Patricia Mache
Keywords: editorial
Myrrha, the precious gift for the softening of suffering; four cases, by Enna StallingaKeywords: suffering, guilt, death, violence, betrayal, holiness, doing good, separation,
Olibanum, Myrrha
The Family of Calcium carbonicum - Limestone and Marble, by Angela HairKeywords: birth, death, resurrection, egoless, estrangement, trapped, Limestone
Conium maculatum, by Peter de BruinKeywords: indigestion, sudden blows, buffer, Apiaceae, Sankaran, Scholten, Conium
Jemma, Springer Spaniel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, by Henri StephensonKeywords: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, jaundice, anorexia, weight loss, Crotalus
horridus
Jan's column: homeopathy under attack, by Jan ScholtenKeywords: column
============== 我是分割線 =============
在很多的紀錄中, 都會看到醫師對病人現在的心理層面,甚至是過去的背景作深入的瞭解,
所以關鍵字搜尋還包括了許多很抽象的字彙,例如上面的第一個例子.
其中療程有長有短, 在第一次投藥後觀察病人的反應, 做出適當的調整, 調整內容包括強度, 使用頻率
甚至藥品本身都換了. 這就是jackbox網友一直在強調的專業臨床判斷.
但是會投稿的都是成功案例, 我很好奇類似的徵狀在不同的使用者, 這些醫師第一次就用對藥的比例是多少?
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使用這些處方都是自己來, 有很多的媽媽們, 都是為了家人的健康傷透腦筋,
看資料找找沒有沒跟自己類似的情形, 就買來吃吃看了,
有點冒險, 但也很無奈, 還好這不是西藥, 號稱沒有副作用.
不過在西醫那種資訊不對稱的情況, 一樣是被當作白老鼠在對待吧!
